1、热爱职业教育事业、爱岗敬业、克尽其职。
2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,工作求实、进取、创新。
3、承担教研、科研及与教学有关的临时突击任务。
4、配合班主任作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、教书必须育人。
5、协助专业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。
6、学期初,认真写好所任学科的个人教学计划,并认真实施。
7、认真钻研教材,写好教案、备好课、上好课。
8、认真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作业、发现问题及时更正。
9、爱护、关心学生,热情帮助学生,耐心转化差生。教学从严、但不随意终止学生听课,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。
10、组织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、教学实践活动、文体活动及有益的社会活动。
11、不断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业务知识,提高业务能力。
12、认真总结、交流教育、教学、科研经验。每期末写好教学工作总结。
二、备课制度
备课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,所有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。
1、认真钻研《大纲》,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,教学任务。
2、认真熟悉教材,正确理解教材,准确把握“双基”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,仔细思考突出重点、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。
3、教案一课一备。即每堂课备好一个独立的教案。不允许备一个单元、一个章节、一篇课文的笼统模糊教案。
4、每一教案应含有:A.课题;B.教学目的(应从“双基”训练、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方面提出);C.教学重、难点。(重点应紧扣教学目的,难点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所在处)。D.传授知识的步骤(应详写);E.课堂小结;F.作业布置;G、注明备课时间及时量分配;理论课还应有板书设计。
5、备课必须认真规范,项目要齐备,结构要严密,内容要充分。目标要具体,书写要整洁,字迹不潦乱。要特别重视设计教法、能力培养、创新思维。备课要备学生、备学生活动、备学法、备指导方法。新课授完后要求有课后记,真实地反映个人教学的心得体会。
6、备课详略要求:跨头三科以上可对二科主科备详案,其它可备简案。所有教案都应超周备课。
7、教师的教育行为、教学手段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,电子备课方式也成为我校推进教学改革的探索点和突破口。 电子备课也叫无纸化备课。包括电子教学设计(教案)、多媒体课件(也称电子课件,包括影像、图片、声音、动画等)、教学资源(音频、视频、文字、图片、参考资料等)等三部分,而不是将纸质备课电子化,更不要用从网络资源中下载的电子文档充数。要结合学科和学生的实际,在充分吸收的基础上,加上自己的思考,形成具有针对性、可操作性的教案,达到优质资源充分、合理、有效利用的目的。教研室和教务处一旦发现有抄袭现象,予以通报批评,并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扣除相应的考核分数。电子教案另要求第二次备课(简案),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。
7、实习教师、新教师必须每隔一周主动交教务处检查一次(并签字注明)。
8、教案检查由教务处组织进行。每期进行至少二次普查,每月抽查一次。对不规范的教案及未超周备课的教案进行公示。
三、课堂常规
(一)、上课要求:
1、所有老师上课时间要求坐班,无课老师在办公室办公,若未坐班者不计当日基本工资。
2、上课不迟到、不早退、不吸烟、不拖堂、不坐着上课、不擅自中途离开教室(迟到、早退、中途离开教室超3分钟,不计课时),严禁在上课时使用通讯工具。合理使用45分钟教学时间,每堂新课讲授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35分钟。
3、课前做好该课的教本、教案、教参、教具、实验实习器材等所需的一切准备工作,上课铃响应正式上课,未到教室者视为迟到。
4、贯彻教育原则,做到管教管导,渗透思想教育,教书育人。落实课堂常规,严格规范课堂管理,力求教学、教育统一。
5、教师衣着整洁,仪表端庄,举止文明,给学生美好的第一心理印象。
6、教学目的明确,正确把握教材,无知识性常识性错误。教学方法恰当,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能扎实“双基”,开发智力,培养能力。
7、教学程序清楚,重点突出,难点突破,知识密度适中,能面向全体,注意差生。教态和蔼,语言生动规范并使用普通话,口齿清楚,板书工整,简明有条理。
8、每堂课都应适量布置作业,并及时批改。
(二)作业要求:
1、教育学生按时、认真、独立完成作业。
2、作业题要有代表性、综合性,题型要多样化,量度、难易度适当。
3、作业要有统一要求,统一行款格式。
4、作业应全批全改,勾出作业中的错误出处,并做好作业评价。作文批改应改掉错字、错句,应有旁批和尾批;要批改及时,头天的作业,尽量在第二天上课前批改完,以便上课时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评。
5、作好对作业情况的记录、讲评工作。
6、教师应无条件的在规定时间内上交作业本,接受教务处对作业的抽查,并针对反馈情况作及时的调整、改进。
7、操作技能课要有实验实作报告的书面作业,以加强学生理论与技能的综合训练,每月实作报告由教务处检查一次。
(三)、特殊课(体育、上机实作、形体训练、实验实作课等)要求:
1、认真钻研教材、教法,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,制订各项教学工作计划,包括学期、单元和课时计划,《体育课安全事故处理预案》。
2、课前必须认真检查器材的安全情况,对有安全隐患的器具要停用或更换。在课中密切关注学生活动情况,发现有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必须马上处理,对出现安全事故按《安全事故处理预案》即时处理。
3、穿适合于运动的着装,衣着整洁,教态自然亲切,师生融洽,气氛活跃。
4、讲解准确、简洁、清楚,示范规范,要求和管理严格,以身作则,不论在思想作风、道德品质以及体育锻炼方面,都应成为学生的榜样。
5、对学生要爱护、严肃、热情耐心,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。
6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,方法灵活多样,知识技术、技能具有科学性、边贯性,学生负担量(运动量)适度,并重视信息反馈,及时调整教学。
7、下课时及课后能及时总结本课情况,认真分析,安排学生归还器材,为下次课做好应有的准备。不得提前下课,超过3分钟视为早退。
四、听课制度
1、每位教师每月必须听课8节以上,其中至少3节为教学公开课。
2、认真填写公开课听课记录,填好后先交上公开课的教研组组长签字认可后,于次日内交教务处检查备案。非公开课听课记录须做好听课笔记,以备教务检查备案。严禁有办公室听课现象。
3、参加公开课活动的教师由教务处派人到场登记,教研组长也应作好记载。提倡教师随堂听课,但在听课前必须到教务处登记,教务处要认真记载并派人到教室检查教师听课情况。
五、考试考查与评分要求
1、凡规定开设的课程均必须考试或考核,必须有成绩水平的具体评定。
2、各科考试或考核分半期、期末三种,除统考科目外,其余各科的期末试题均需由教研组长审核,教务处批准后方可使用。试题应注意覆盖面和重点,难易题比例适当。
4、评分办法:用百分制,按平时和作业占10%、期中占20%、期末占70%的比例评定学期成绩。
5、各科教师应认真进行试卷分析,填写成绩统计表,并按教务处通知时间上交试卷及各种表格。
六、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规定
1、各教研组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需事前拟定活动计划,报教务处批准同意后,方可实施,并留一份教务处备案。
2、每位教师都可在教研组统一协调下组织第二课堂活动。每个教研组必须按专业或学科组织课外活动小组。
3、课外活动必须有计划、有组织,各教研组必须在活动开始前将每个活动小组的计划(包括教师安排、活动内容、地点等)交教务处登记完善有关手续,接受教务处考核之后方予以承认。活动开展第二周将参加活动的学生登记册交教务备查。
每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必须活动事先作好准备,事后作好记录,讲求实效。
4、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不得擅自向学生收费。如确需收取少量的材料或成本费,必须经校长同意后方可进行。
教务处
2017年8月1日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