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分端午自谁言
万古传闻为屈原
五月初五日
行吟泽畔
楚国诗魂屈原
忧国宁死不屈
你把肉体献给了鱼虾
把离骚留给了华夏
汨罗江的水啊
为你奔流汹涌
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
不会中止断流
冬日的绵绵细雨抵不住学生们研学的热情,我们岳阳建设科技职业技术学校100多名师生来到屈原的故里----屈子祠!
屈子祠,亦称为屈原庙,现辟为屈原纪念馆。
一路的欢声笑语,带着满满的期待,我们来到了屈子祠。
研学主题课程分为四个部分
华夏文明,璀璨夺目;诗词歌赋,熠熠生辉。
传承中华经典文化,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,学习吟诵技巧和名篇解析,以《橘颂》为主要吟诵篇章,开展诗歌吟诵。
着楚服,行古礼,一场古朴肃穆的诗歌朗诵,一起来缅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,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之魂的庄严,树立起对文化先贤的敬仰。
屈子爱香,终日佩戴不同香草,也常在楚辞中以各类植物花草喻人,更是开创了“香草美人”之说,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”,将江离芷草披在肩上,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。
汨罗江畔做香囊的习俗一方面源自对屈子的缅怀,一方面是在端午时节,阳极之日,用以驱毒辟邪。
坐在非遗大讲堂,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倾听老师讲授屈原生平、端午习俗、湖湘文化,进一步了解屈原精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!在研学老师的亲自带动下缝制了自己的专属香包。






拓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一方石碑,一张宣纸,在墨色晕染中拓出历史的轮廓。参观中国书法宝库-屈原碑林,了解历代名人名家书法题词,百家争鸣的屈子文化。
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,亲手体验古代拓印技艺,开展作品比拼,提升艺术修养!








脸谱,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,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。不同行当的脸谱,情况不一。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充盈学师生的内心。 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,亲手制作各具特色的脸谱,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在此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升!






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——屈原





